松桃:围绕“变”字做文章 聚力助推乡村振兴上台阶
近年来,松桃自治县积极贯彻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展战略,始终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因地制宜,“压实推进”“稳打稳扎”,走出了一条农村嬗变之路。
科学编制规划变“要我建”为“我要建”
“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情乡愁”。为了实现这一具体目标,该县广泛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尤其是在盘信镇苗寨大湾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建设前期谋划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发展建设意愿,以“空间优化布局美、生态宜居环境美、乡土特色风貌美、业新民富生活美、人文和谐风尚美、改革引领发展美”为目标,统筹规划编制乡村建设。从“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建设主题出发,部署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政策宣传引导,让农民看到美丽乡村建设的美好远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大力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努力营造人人关心、参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增强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自觉性,变“要我建”为“我要建”,变“等等看”为“主动干”。
打造新型业态变“脏乱差”为“静美亮”
松桃在原有投资规模上将各个小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提升,升级改造配套建设,城镇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城区功能不断完善提升。县域内乡村道路全部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在全县建立多个大型文化广场、游乐健身园等软硬件配套设施,着力实施“碧水、蓝天、绿地、宁静、环保”五大行动,打造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场所,每个游园配套齐全,公厕、池塘、观赏亭、多种健身器材等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按照标准建设,同步建设文教卫生、社会保障、商业服务等便民服务场所,完善道路、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规划建设。
创建品牌农业 变“要单面”为“要双面”
在全力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篇章的同时,该县还注重加强特色产业发展和打造精神文明建设坚强阵地。积极开展“回归工程”,打造了“花鼓之乡”、药材种植基地等发展名片;大力扶持山区农民发展本地特色畜牧业,让松桃生态蛋鸡成为特有品牌,形成了多个养殖专业村。为各个示范村制定了文明村村规民约,强化规则意识、弘扬公序良俗,引导广大村民诚实做人、守信做事。村民们住在如画的村子里,生活物质上也富足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感觉“里子”“面子”都有了,责任感、自豪感、获得感油然而生。
融合和谐理念 变“一处美”为“一片美”
近年来,该县先后筹措资金近3.6亿元,对全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优化提升。依托地理优势,紧紧抓住原生态的亮点,挖掘利用乡村自然景观、农业资源和文化传统,采用生态循环模式, 融入乡村特色产业建设,发展药材种植、健康养殖,带动相关运输业、服务业、餐饮业的长足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的融合,加快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健康、和谐成为美丽乡村的主基调,推动美丽乡村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从“一时美”迈向“一世美”。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与开放发展理念的融合,打开农村连接城市的通道,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让更多的人走进农村、了解农村、向往农村,让美丽乡村收获更多的开放红利。(杨智勇)
责任编辑:陈虹
网友评论